生病查不出病因?这样做才能破解“谜案”!

2025-08-12 01:35:47

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

知道自己不舒服,但不清楚哪里出了问题;

多次就医始终不能确诊,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

生活中遇到这种尴尬情况的人不在少数。

案例故事

Fern是个女大学生,经常出现突然发作性心慌、胸闷以及呼吸不畅等症状。对身体很在意的她,常常跑去医院看病,可每次做完心电图和心肌酶谱之后,都能排除心肌梗塞的诊断。让她疑惑不解的是,明明每次都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心慌不适,甚至伴有胸前区憋闷感,怎么就是查不出病因?

事实上,类似Fern这种不能明确病因和诊断的患者,在临床治疗上不在少数。有些是因为诊断和治疗技术有限,有些是医生对于某些疾病的信息无法全面掌握。

有经验的医生会采取“排除法”完成鉴别诊断。他们会根据已有的症状,假设一些可能罹患的疾病,然后再通过完善一系列相关的检查,在获得足够多诊断依据时,完成最终的筛选,找到病因。

以Fern为例,她除了要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排除心脏本身的病变之外,还需要到内分泌科完善甲状腺功能的检查。因为有可能是由于甲亢导致的交感神经兴奋,如果只是检查心脏相关的问题,可能无法找到真正的病因并进行治疗。

这种临床模式并不新鲜,一般称为“会诊”或者“大病会诊”。其实就是从不同的医学专科来对同一个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判断。由于每个医生的专业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可以说在一个细分领域越专精,局限性可能就越明显。多一些医生来会诊,尤其是经验丰富的专家,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诊断准确率,优化治疗方案。使患者有效规避治疗风险,减少被过度医治。

不仅如此,在大病会诊过程中,主管医生还能向专家学习到疾病诊断与治疗的经验,在临床实践中获得成长,直接有效地提升医治水平。主管医生在有需要时,可以直接向专家发起邀请。

尤迈会诊就在国内践行了这样一种“医医患”互联网式会诊与培训。通过与北京各大公立三甲医院的医生们合作,为有会诊需求的医生与患者请来专家,实现会诊。

所谓“医医患”互联网式会诊与培训,是由三甲医院的专家医师,以及当地医院的主管医生与患者三方共同组成。通过诊疗、教学进行的一种远程线上会诊。当疾病诊断或治疗方案遇到困境时,由主管医生连线省市级医院的专家医师,共同完成疾病的诊治研讨,从而实现救治与学习。

在践行大病会诊7年时间里,尤迈会诊已积累覆盖二十余专科的500多位专家资源,通过提供专家咨询,让医生和患者能够有机会充分交流,为患者和家属减少了不必要的痛苦,节省了大病医保费用,并为更好的康复治疗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