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聊城的宝藏小城,这一站——茌平!

2025-05-13 15:49:24

喜欢无处不在的精致感,也追求千年历史沉淀之下的韵味。能把二者完美融合的地方,除了茌平,小聊再也想不出其他。

当它出现在我们眼前,它广袤的土地向我们展示着那仍旧浓厚的悠悠古韵,你就能看到茌平这个宝藏地方,是何等地惊艳。

茌平区的地理位置特殊,它处在聊城、德州、济南的三市交界之处,这也让它形成了多元的文化和独特的风情。茌平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田园风光在这幅画卷上重重落下,绿水青山皆是诗篇。

在这里有“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龙山文化”等遗址,它也是中国著名的“圆铃大枣之乡”“民间剪纸艺术之乡”,鲁西黄牛、南莲池十孔藕、黄花菜、香椿菜,以及草编、柳编、条编等工艺品也是久负盛名。

茌平的风光是一幅“风花雪月”的图画,你可以聆听自然,感悟人生,用一颗柔软的心融入茌平的浪漫,这儿既有水的优雅,又有非遗的文韵,美食做伴,不经意间被茌平所倾倒。

在茌平,请把松弛感拉满

01

——茌平枣乡生态园——

走进茌平的圆铃大枣生态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苍茫的绿色,饱满丰硕的枣挂满枝丫,沿着田野小道漫步生态园,景色宜人,果实诱人。

园区里按照“科技园”“博览园”“生态园”“养生园”“文化园”五园同建的定位,以枣园为主,同步规划发展桃园、梨园、苹果园、核桃园、玫瑰园、葡萄园、劳动体验园、温室蔬菜园、有机韭菜园十个特色主题园区,逐渐发展形成了春有花香、夏秋有果、冬有温室,四季常青,内容丰富,以大枣为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区。

同时,园内还相继建设了枣乡广场、孝慈湖、中国圆铃大枣博览馆、枣王斋、望晋台、文公景观河、生态餐厅、垂钓、娱乐等诸多人文景观,让游客在享受欢乐采摘的同时感受枣乡的历史积淀和人文情怀。

02

——中国兔文化博览馆——

嗨!我想告诉你,这里有一只超级萌的兔子!

中国兔文化博览馆位于茌平西部,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共有7个主题厅。馆内有环幕、球幕影院、DIY文创区以及对兔子全方位的介绍。

不仅如此,博览馆内的图板文字、雕塑实物、油画陈列生动有趣,向游客们宣传着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兔文化。博物馆周边还有极具民间特色的欢乐农家院、休闲采摘园、兔宝宝快乐农场,让人们尽享田园风光。

红眼圈、长耳朵,胖嘟嘟的身材,兔文化博览馆的外形采取了仿生学设计,特别引人注目。

游客在这里可以认识四千万年前的卢氏兔,直观了解兔的驯化和养殖历程,还可以通过观看动画视频和舞台剧等形式提升游览体验。

03

—— 四照楼——

“茌平四照楼”始建于北宋时期,历史悠久,是茌平区的历史文化名片。它与光岳楼、狮子楼一同组成了江北水城的三大名楼奇观。

四照楼高九丈九尺,由四根圆柱擎起,三层斗拱飞檐展现出四照楼恢宏的气势。沿着台阶拾级而上,每层楼都有四面窗棂,可以临窗观景,眺望博平的大好风光。景区又分为历史、民俗文化、生态等三大主题园区,塑造历史与现代两张形象名片。

04

—— 金牛湖——

在聊城,还有这样一块翡翠般的湖面藏在茌平里。漫步于金牛湖面的大桥上,一步一景,不自觉地让人放慢了脚步,放慢了时间。

俯瞰金牛湖,能看到牛头朝向东南,牛眼、牛角、牛鼻子、牛梭子错落有致。

入目之处,皆是晃荡的枝叶和波澜的湖面,水的纯粹和柔情,随着风的吹动一点一点地映入眼帘。一汪清澈的湖和摇曳的秋风,是茌平无声的美,它是润物细无声的惊艳,在不经意里让你沉醉于这风景里。

05

——佳乡田园综合体生态园——

佳乡田园到处萌动着生动的灵意和氛围,满园风光总能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期望。

佳乡田园坐落在茌平区杜郎口镇,占地5000余亩,以发展茌平农业特色资源、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基础,以规划区生态环境为基底,是集产业观光、休闲采摘、研学团建、娱乐美食、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原野乐园隶属茌平植物园文旅综合发展项目,位于温陈街道齐庄村北,具有休闲垂钓区、草坪休闲区、萌宠乐园、花园酒店、花味餐厅、芳香展馆等服务设施的建设。

自然条件优越,空气清新,鸟语花香,草地成片,物种丰富,负氧离子含量高,是一个天然氧吧。

在茌平,请放开了吃

博平马蹄烧饼

烧饼千千万,最爱这一种

博平马蹄烧饼是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博平镇的特产。博平程庄的“马蹄烧饼”,当地人叫博平烧饼或吊炉烧饼。

博平烧饼颜色金黄,外酥内嫩,味香口甜,风格独特。因形如马蹄,故名“马蹄烧饼”,是聊城市特有的名吃。

炸香椿鱼

金黄酥松,碧绿脆嫩

特色小吃的形成还与当地的物产有关。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别具一格的丰富物产,也造就了人们与众不同的饮食习惯,并最终体现为品种丰富的地方小吃。

肖庄、杨屯地处黄河故道,沙质土壤适宜香椿栽培,因而盛产香椿,每逢谷雨之前,家家都采摘香椿炸“香椿鱼”。这时的炸香椿鱼在外乡人看来是地方名吃,而在当地人眼里则只能算家常菜了。

这道美食虽然叫做炸香椿鱼,但是原材料中只有香椿没有鱼,因为是将香椿炸成鱼的样子而得名。

这是一道时令美食,是用鲜嫩的香椿芽裹上鸡蛋液和淀粉炸制,成品外皮金黄酥松,香椿碧绿脆嫩,香味特别突出。食用时佐以花椒盐,其味更美。

茌平乌枣

乌紫明亮,甘甜鲜明

茌平乌枣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制作时采用肉厚质细的茌平圆铃大枣精制而成,是茌平传统的枣果加工品种。

在保留了大枣的味道外,成品的茌平乌枣外表乌紫明亮、口感甘甜鲜明,是干果中的佳品。

杜郎口豆腐皮

皮薄不过两三毫米

特色小吃的形成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这与悠久的历史分不开,还有名人及其传人等诸多因素。茌平的豆腐坊可谓遍布城乡,加工豆腐皮的也不计其数,可唯独杜郎口的张秋和做的豆腐皮豆香浓郁,干薄筋道。

豆腐皮的制作过程讲究,每一道工序都不得怠慢,这样生产出的豆腐皮才能筋道细嫩。

胡屯板肠肴肉

哈喇子已经留下来了

胡屯的板肠肴肉用驴板肠为原料,先放入清水锅煮半熟,捞出再入卤汤锅烹煮,吃起来香而不腻、味美可口,风味独特,口感很好。

在吃之前,淋上一勺卤汤,那五花八门的调料和那有滋有味的老汤,调动人舌尖上的味蕾,只觉味美而道不得。

洪屯蒸碗

好吃到哭的感觉

洪屯蒸碗取料广泛,品类繁多,上至山珍海味、鸡鸭鱼肉,下至瓜果菜蔬,都可成为清香、鲜嫩、味醇的美食,并且讲究席面丰盛,盘碗相宜,款式多样。

每道菜都有各自的特点,脆嫩清爽,醇厚浓郁,再浇上擅长用汤的厨师烹制出的味道纯正的汤汁,那味道真是绝了。

于家馓子

一口下去,收获好几天的快乐

馓子作为风靡南北的面点小吃,香酥脆爽,回味无穷。茌平于家馓子堪称一绝,每天都吸引不少人专程前来购买。

制作馓子需要上好的面粉,利用一双巧手将油面均匀地扯开并缠绕在手掌之中,将准备好的长签抻好缠绕的油面下入油锅中。自古以来,馓子作为一道物美价廉的美食,吃时鲜甜适度,香而不腻。

茌平圆铃大枣

百里果香飘天外,万家大枣射云红

茌平圆铃大枣,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因鲜果形似圆铃故名。素以个大核小、脆甜、味美可口著称,历史上列为上等贡品。

枣子脆甜鲜美,别有风味。除鲜食外,还可蒸熟去核制作枣泥,磨细加糖制枣酱,还可做蜜枣和罐头等。鲜枣晒干成红枣,色泽鲜艳,体干肉厚,可生吃,可去核炒制“酥枣”,可制作枣糕、枣卷子、枣米饭、粽子和枣窝窝等食品。

鲜枣熏制成乌枣,香甜俱佳,更增风味。乌枣有金丝、银丝之分。银丝清香爽口,金丝甘甜如蜜。

在茌平,请放心选

龙山文化的见证者

——茌平黑陶——

茌平境内的龙山文化遗址是全国最大的龙山文化遗址,也是国家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早期的黑陶,主要用作大型祭祀中的礼器,是权力和身份的象征。而今天,茌平黑陶一样续写着传奇,是市级非遗项目。黑陶制作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造型优美,具有黑如漆、明如镜、硬如瓷、声如磬四大特色。

“粗犷传神、刚中有柔”

——茌平剪纸——

茌平剪纸是山东代表性剪纸之一,“粗犷传神、刚中有柔”,源于鲁西北劳动人民的豪爽性格、传统生活习惯和文化积淀。简练质朴、造型夸张、富有装饰性、含蓄内敛、寓意吉祥是茌平剪纸的主要特征。

它反映了当地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寄托着人们的思想情怀,有着民俗研究、审美艺术和实用价值。茌平剪纸大方美观,作为装饰品可愉悦身心,美化生活。作为传播载体可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化大众,传递正能量。也可作为礼品赠送,交流文化和感情。

茌平区多次被国家文化部、省文化厅命名为“民间剪纸艺术之乡”,茌平剪纸多次参加国家、省、市艺术展览和博览交易会,部分作品被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并作为礼品进行文化交流。

家家点染、户户丹青

——茌平董庄中堂画——

茌平董庄中堂画作为千年古县--茌平的文化名片之一,底蕴深厚,题材内容十分丰富,神话传说、山水人物、花鸟禽兽、梅兰竹菊皆有。尤以清人董立元的人物画为代表,包括《三仙炼丹》《麻姑献寿》《八仙》《禹王锁蛟》《福禄寿图》《八骏图》等。董庄中堂画作品多以竖幅中堂画(配有对联)为主,兼有条幅、四扇屏、横幅的长卷、册页、镜片,以及斗方、团扇、折扇等样式。

有400多年历史的茌平董庄中堂画,已形成了一种适应本土人文环境、反映社会需要和寄托大众审美理想的绘画形式和样式,流传至今的历史作品和较为完备的传承谱系,对近现代民间绘画的发展有着一定历史研究价值。

作为一种民间艺术,高超的绘画技巧,尤其是人物表现技法,以及既师古又创新,出现的炭笔山水,先局部用木板套印,后用笔涂彩的新工艺,都有着一定的艺术价值。同时,把更多的绘画精品推向市场,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也能增加农民的收入。

在中国北方,当年的茌平董庄中堂画有着广泛的影响。在较长的一段时期里,董庄几乎家家点染、户户丹青,画作热销于本省及河北、河南、山西、安徽、江苏等地,受到群众广泛欢迎。

这就是茌平,一座去除了班味,松弛感极高的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