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步兵

2025-07-27 03:38:03

机械化步兵是纳粹德国国防军二战时根据闪击战术而创建的特有兵种。不过若是讨论搭乘交通工具到战场后投入作战,在17世纪的龙骑兵便已有这个构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的A7V战车因为体积庞大,除了战车编制车组,也会多增乘接受过完整渗透战术的风暴突击队加强战术效果,A7V车内会增加携带提供突击步兵使用的火焰喷射器扫荡敌方阵地。

英国则是在一战末期,改装马克五型战车(英语:Mark V tank),加长车体,使车内可容纳14名步兵。后更为了乘载步兵而研制的马克九型战车(英语:Mark_IX_tank),该型装甲运兵车可搭载30名步兵,但是实际投入战场前一战已落幕,故未经历实战考验。一战后英国虽然有一部份青壮派将校提倡全机械化作战部队,但最后因预算樽节与殖民地绥靖等现实问题未能实编。但是搭乘车辆与战车共同作战的步兵概念,在英国、法国、苏联、德国都各有军事将领提倡打造类似兵种。

1930年代,德国重新进行武装后成立装甲师,在装甲师编制中,步兵单位便编制有SdKfz 251半履带车,让步兵在各种地形都可以跟上战车部队遂行步战偕同战术。不过因为德国半履带车的产能无法跟上扩军进度,因此机械化单位仍有大量是采用汽车作为运输工具。在实际作战中,由于步兵的防护能力较差,以轻型装甲车运兵不单可配合重装甲部队的行动,还可以安装重武器以方便巷战扫荡。

除了德国打造了机械化步兵,法国也跟进了这波趋势,1935年法军组建轻型机械化师(法语:Division_légère_mécanique),法国的轻型机械化师麾下编制是1个摩托化步兵旅与2个机械化骑兵旅,编制作战车辆并不比德国装甲师要弱。但德国重视机械化步兵是进行渗透突击与后续突破,法国的机械化步兵则是偏重防御,是寄望借由机械化部队快速转移大规模部队,增强战线防御力。

机械化步兵是为战车和大规模集团作战理论而设的兵种,因其优秀火力、机动力以及防护力而适合协同战车机动作战。纳粹德国、苏联和美国均分别研制了供步兵伴随战车作战使用的步兵战车,并完善了步兵伴随战车作战的理论和作战条列,机械化步兵逐步成为军事强国的主要陆军战斗兵种。机械化步兵主要装备包括步兵战斗车或装甲运兵车、机枪、突击步枪、冲锋枪、火箭推进榴弹及手榴弹等。而任务方面通常有伴随战车执行作战辅助等等,但通常其任务局限也多:

在进攻中,保护已方战车不受敌方反战车武器的打击,为战车开辟进攻通道,扫清己方战车侧翼和后方的威胁,巩固己方已占领阵地;

在防御中,加强防御前沿的反战车打击力量和装甲防护力量,利用高机动性,杀伤敌方有生兵力和技术兵器,干扰对方、增援防线薄弱环节等等。

装备重型化,对于后勤保障压力较大

受地形限制,在山地和江河水网地区使用受到限制

军事运输依赖高等级公路和铁路或者海运,战略机动力差

二战结束后进入冷战时代,北约普遍将搭乘履带式车辆的步兵称为机械化步兵,而搭乘轮式车辆的步兵为摩托化步兵。苏联则是将乘坐轮式与履带式车辆的步兵统一称之为“机动步兵” (俄语:мотострелки)。而在大规模地面战争及核战阴影下,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均着重加强了该兵种在核战争下防辐射、防化武、防生物武器的三防能力。

随着21世纪国际形势的改变和军事技术、军事理论的变化,冷战时代的机械化步兵装备不适合21世纪的低烈度战争和快速反应战争的需要,发展受到了挑战。机械化步兵开始走向更专业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