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腰大结局曝光,大乔跳城魏劭称帝,比彘流浪真相太虐心

2025-10-09 15:14:37

比彘的弱点,大乔真的看不出来吗?我不相信。刘琰弑父杀弟的恶名早已传遍天下,比彘和大乔不可能一无所知。对于这样一个不顾亲情、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他们怎么能轻信他的任何承诺呢?既然已经落入刘琰之手,就应该明白,刘琰根本没打算放过他们,留着他们,不过是为了要挟魏劭和小乔。既然预见了这样的结局,为何还要替刘琰卖命,杀害魏渠?

当刘琰举起屠刀的那一刻,比彘就应该明白,他和乔大乔的命运早已注定。

更何况,在被挟持之时,比彘并非没有机会救下大乔。以他的武功,完全可以先与刘琰虚与委蛇,然后趁其不备,将其制服,甚至取其性命,从而救出大乔。但他却像一个提线木偶,毫无主见,任人摆布。若不是大乔决绝地跳下城墙,恐怕比彘还要继续为刘琰卖命,残害更多无辜之人。

可即便如此,最终的结局又能改变什么呢?

当刘琰利用完他之后,他和乔大乔依然难逃一死。不知道在临死的那一刻,比彘是否会后悔当初的愚蠢和盲从?

刘扇能够看清比彘的弱点,大乔又怎会不知?她却以此为荣,从未想过将比彘培养成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除了拥有一身蛮力,心中只有大乔之外,比彘一无是处。

他死脑筋,与大乔私奔时,为了她的安全,彻夜守护在轿子外,若非小乔提醒,恐怕他都不知道该如何安家落户。大乔怀孕后,喜欢吃酸的,他便不顾一切地跑到西山摘果子,结果被薛泰的人抓住,险些丧命。为了满足大乔的一点口腹之欲,差点丢了性命,值得吗?

更何况,比彘已经占领了博崖,成为了督军统帅,就应该以守护百姓为己任。

如果他死了,大乔怎么办?博崖的百姓又该如何是好?这些事情,比彘作为一方统帅,都应该提前考虑到。但他却只想着摘果子,毫无责任感,所以大乔才会生气,才会阻止他再去冒险。比彘心地纯良,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心思,但既然娶了大乔,当了父亲,占领了博崖,就应该考虑得更周全一些。即便他不懂,大乔也可以引导他。

大乔是焉州之女,自幼饱读诗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只要她稍加提点,比彘也能明白一些道理。就像魏劭,起初他也不解风情,不懂得迂回,很多事情都需要小乔引导。小乔为他出谋划策,并非为了让他一统中原,而是作为巍国的君主,他们有义务为百姓着想。

婚姻生活固然需要儿女情长,但这份情长也应该建立在百姓安居乐业的基础之上。

如果国家都保不住了,又何来小家?

大乔总想着与比彘守在博崖,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但她心里很清楚,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安稳日子,是因为魏劭的存在。

很多人不敢轻易招惹博崖,是因为顾忌魏劭这个连襟。当初薛泰进犯博崖,若不是小乔以思念姐姐为由,让魏劭派兵增援,恐怕博崖早已沦陷。比彘也是借着魏劭的威势,才能在博崖插上乔家的大旗。鹿骊大会上,因为苏娥皇从中作梗,导致魏劭取消了对比彘的邀请。大乔得知后十分生气,她为什么生气?因为她想借此机会,让其他诸侯看到比彘与魏劭关系甚好,从而不敢轻易觊觎博崖。

没有魏劭的庇护,他们根本不可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可是大乔又是怎么做的呢?在魏劭为了营救焉州而被敌军围困时,小乔哭着向她求助,她却为了比彘的安危,拒绝出兵相助。若不是魏劭拼死抵抗,守护百姓,她在博崖又如何能安稳度日?家国危难之际,总要有人挺身而出。她不让比彘冒险,如果人人都像她这般自私自利,国家早就灭亡了。更何况,魏劭一旦战败,刘琰得了天下,她又能有什么好下场?可她只顾眼前的利益,导致小乔与她心生嫌隙。

事后,她不仅没有反省自己的过错,反而责怪小乔不该用婚姻捆绑魏劭,让魏劭为她做事,认为以爱相挟是不对的。她这番话,看似为小乔着想,实则暴露了她的自私。幸好魏劭及时开导小乔,让她明白自己心怀天下百姓,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魏劭和小乔遇到困难时,总有朋友和兄弟伸出援手。可是大乔呢?她为了还未发生的事情,置魏劭和小乔的性命于不顾。

她明知什么是对的,却不去行动,最终反而害人害己。

当魏劭与刘琰开战时,渔郡也遭到了围攻。当时,魏劭面临着两难的选择:是攻下磐邑,还是回援渔郡?磐邑是水利要塞,一旦被摧毁,整个中原的百姓都将遭受灭顶之灾。

可若回援渔郡,他的妻妾和家人都在那里,他无法坐视不理。

是选择百姓,还是选择家人,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但小乔曾告诫过魏劭,宁负家人,不负百姓,所以魏劭才会毅然选择攻打磐邑。尽管渔郡受敌,但在小乔的指挥下,以及魏俨等人的帮助下,最终成功守住了渔郡。魏劭也因此鱼与熊掌兼得。

渔郡之所以能够守住,是因为小乔和徐夫人心怀大爱,她们从不会为了个人利益而伤害他人,所以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戴。

也正因为小乔的仁义,不曾怪罪魏俨对她心生爱慕,魏俨才会派兵相助。

魏劭和小乔遇到困难时,总能得到朋友和兄弟的帮助。可大乔呢?她为了还没有发生的事情,置魏劭和小乔的性命于不顾。她明知什么是对的,却不去行动,最终反而害人害己。乔越将她骗到焉州,让刘琰挟持她,但凡她教过比彘,不能因为她一人而伤害别人,魏梁就不会死,杨奉也不会因为比彘出面,而打开磐邑的城门,让刘琰屠杀无辜的百姓和士兵,炸毁水渠。杨奉尚且能为守护百姓而牺牲,比彘又为何不能?就算他没有心怀天下的气魄,也不该为了大乔而伤害无辜之人啊。

大乔明明知道刘琰挟持她的目的,却一直拖延到比彘与魏劭对战才跳城而亡。

她苦苦支撑,最终还是没有改变死亡的结局,反而搭上了更多无辜之人的性命。

她这一辈子,都无法偿还这些罪孽。比彘没有将领之才,空有一身蛮力,根本不配当博崖的统帅。如果大乔能有小乔的格局,哪怕教不会比彘运筹帷幄,至少教会他明辨是非,遇事不要任人摆布,事情也不会发展到如此地步。

大乔喜欢比彘,或许是因为他听话顺从,而她的悲剧,恰恰也是比彘太听她的话所导致的。人可以无知,但不能自私;可以愚蠢,但不能不明事理。

大乔的纵身一跃,是她对命运的无力反抗,亦是对自身悲剧的最终注解。

可叹,可悲,可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