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动物园”
38T轻型坦克及其变形车“追猎者”自行反坦克炮
战争中,德军装备的38T坦克其实是血统纯正的捷克坦克。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原属捷克的LT-38坦克就被全部“没收”了,并改名为38T坦克。起初,德国人对这款其貌不扬的轻型坦克不屑一顾,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了这种坦克的好处,38T在火力和防御上远胜当时德军装备的一、二号坦克。后来,德军又以38T为基础发展了许多变形车,如蟋蟀自行火炮和追猎者坦克歼击车,它们都是优秀的装甲车辆。
“帝国军马”四号坦克
四号坦克被德军称为“帝国军马”,足见德国人对其重视和赞誉。作为德国装甲部队的中坚,四号坦克拥有德国人想要的一切——强大的火力、良好的机动以及还不错的装甲。在战争初期,四号坦克能对付大多数盟军坦克,并且能在交战中取得优势。但在后期,四号坦克在面对苏联T-34以及KV系列重型坦克是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了,这促使德军下决心研制下一代坦克。到1942年底,四号坦克的总产量已经突破了9000辆,是德国在战争中生产最多的坦克。
豹式中型坦克
1941年后,面对苏军海量的T-34坦克,德军急需一种能压制苏联装甲集群的坦克,后来便诞生了豹式(黑豹)坦克。豹式坦克重45吨,装备长身管的75mm火炮,能够在千米之外击毁大多数盟军战车。据说其装甲布局参考了T-34坦克,因此防御力也非常强。有人说豹式坦克是德军综合性能最好的坦克,但其较少的产量让其无法左右战争的走向。
虎式重型坦克
虎式坦克是二战德国最具传奇色彩的战车,它装备的88mm坦克炮可以从正面击毁当时任何一型盟军坦克,坚厚的装甲和庞大的身躯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1944年前,虎式坦克在战场上几乎是无敌的存在,盟军的战车在它手下几乎没有一合之敌。许多盟军士兵都很畏惧这种重型坦克,当时能对虎式坦克造成威胁的只有航空兵和大口径反坦克炮。当然,虎式坦克并非没有缺点,其糟糕的机动性和维护难度可谓是路人皆知,昂贵的造价和结构的复杂性也限制了虎式坦克的产量。
一辆被盟军俘获的虎王坦克
很多人都认为虎王坦克是虎式坦克的继承和加强版,但其实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坦克。由于战场上已经出现了可谓威胁虎式坦克的T-34/85坦克和斯大林系列坦克,德国决定装备一种比虎式坦克更强大的战车——虎王坦克!虎王坦克和虎式坦克一样装备着威力强大的88mm火炮,而装甲防护却有所提高,同时吨位也提高到68吨。由于时间紧迫,德国没有为虎王安装新型的发动机,所以其动力配置和虎式一样,为700马力的迈巴赫引擎,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虎王坦克的机动性非常差,且故障不断。因为产量有限,虎王坦克并没有在战争中发挥出多大作用,但这不妨碍它登上二战最强坦克的宝座。
现陈列在博物馆的鼠式坦克
鼠式坦克是有史以来人类建造的最重的战车。因为希特勒对这种超级战车的重视,斐迪南·保时捷博士和穆勒博士都参与了这种战车的设计。起初,八号坦克的代号为“猛犸”,但在正式立项后就改为了“鼠”,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迷惑盟军。仅从设计角度来看,鼠式坦克已经脱离了战车设计的范畴,反而更像是一座移动堡垒。至德国战败,鼠式坦克一共有两辆原型车问世。一辆始终停留在试验场,另一辆在开往战场途中发生故障,被成员破坏后遗弃。
除了以上罗列的这些坦克,德国在二战中还装备或制造过多种型号的坦克。至于停留在图纸阶段和试验阶段的车型,那就更多了,比如著名的七号坦克“狮式”和E系列战车,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