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金融可持续发展如何选择合适路径

2025-05-16 04:23:42

转自: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当前,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地方中小银行如何保持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备受关注。

日前,第十二届中国新型金融机构合作交流年会暨第八届卓越金融家年会举行。会议以“新格局下地方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为主题,围绕“党建引领、同业合作与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数字金融、绿色普惠、政银企合作”“金融风险管控”“金融人才赋能”等议题举办了平行分论坛。

会上,来自监管部门与一线机构的与会代表以及专家学者积极交流研讨、分享经验,共同探索地方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

构建中小银行可持续发展基础

“实践证明,发展好的银行大多与国家的大政方针同频共振,与市场的金融服务需求同声相应。”在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吴小平看来,以对客户定位的需求响应为中心,坚持深耕本地的发展战略,紧紧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配套环节的金融需求,是地方中小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坚持党建引领,是实现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桂林漓江农村合作银行董事长汤耀新表示:“我们将党建融入公司章程和银行法人治理以及经营管理中,实现党建领航。”

内蒙古凉城县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刘玉龙表示:“在党建模式方面,我们借鉴了浙江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当地实际,与当地市委组织部进行沟通,与8个乡镇党委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把全县146个行政村和14个社区,聘为我们的金融服务联络员。”

“洪泽农商行通过深入调查和思考,重新构建了党支部的架构模式,机关和基层支行联合组建党支部。”江苏洪泽农商行纪委书记傅家斌介绍说。

据广东四会泰隆村镇银行董事长泮乐介绍,该行坚持党建引领,充分运用村镇银行独立法人机构的优势,“跳出银行做银行”,深挖小微、“三农”的动态需求。

对于中小银行如何走好绿色金融发展之路,中国保险学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龚明华在主旨演讲中提出:“银行机构应强化绿色信贷与碳排放的关联性,创新绿色信贷产品,推动碳排放权等碳资产成为有效的抵质押品,积极为绿色转型、绿色技改的高碳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绿色信贷项目公益性比较强,在利率定价、贷款期限以及相关担保方式等方面的优惠力度要求比较高,金融机构在如何提升相关低成本资金来源、挖掘绿色空间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广西龙胜农商行董事长朱达夫说。

鄄城农商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该行搭建绿色金融体系,持续加强绿色金融服务力度,优先满足绿色产业的信贷需求,全面提升服务效率,支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以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

在数字化浪潮下,数字化转型成为各家银行的“必答题”。

“可以预计,未来,金融科技的发展速度只会加快,中小商业银行不应只着眼于如何与大型银行竞争,而应该在数字化转型赛道中保证自己不是落后的那几只羊。”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南京工业大学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岷峰表示。

桂林市金融办副主任贺正蓉表示:“桂林市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够高,但是我们也在积极探索,推动数字化转型赋能,促进政银企合作。”

当前,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进展如何?论坛上,多家中小银行高管分享了转型经验。

“我们做普惠金融的时候特别需要数字化支撑。”江阴农商行副行长王安国表示,无论是获客还是审批,都离不开大量的数据做支撑。

“我们创建了办事快、客户乐、我快乐的‘快乐银行’。”邯郸银行零售部总经理助理冯波介绍,目前在高峰时段该行客户平均等候时间仅为4分钟。

“吉林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是从去年8月份第一个数字化产品平台的落地开始,这是吉林银行普惠领域经济性贷款的第一个数字化贷款平台。”吉林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总经理邹德龙说,经过近10个月的发展,目前该行数字化贷款平台贷款余额近10亿元。

“青县青隆村镇银行以科技为支撑,线上发放贷款实现普惠金融‘一次都不用跑’。”青县青隆村镇银行董事长李文涛介绍说。

与此同时,科技企业以技术为支撑,为金融机构提供各类技术解决方案。“针对中小银行获客难、触达难、转化难等问题,盈天地盈动营销中台支撑全场景营销需求,实现全渠道用户触达,保障全流程用户体验。”苏州盈天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洪志说。

对于技术企业,应该如何实施有效监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与金融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表示:“金融与技术的边界不能存在模糊性。应制定全面、细致的技术及流程规范,使金融机构与第三方进行合作时有章可循。”

天骐卓越金融家年会组委会主席、北京天骐卓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月表示,该公司引入科技研发团队,为银行数字化转型逐步跃迁持续赋能。

做服务“三农”和小微的主力军

作为服务“三农”与小微企业的主力军,地方金融机构在助力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中国金融作协主席、国家一级作家阎雪君看来,“地方金融事业可持续发展,就要在服务实体经济、防化金融风险、实现乡村振兴、助推绿色金融以及普惠国计民生等方面,发挥地方金融行业的特点和优势。”

“地方金融机构应积极探索如何应对新的市场环境,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产品,防范金融风险,为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加金融服务新功能,提升乡村振兴新型现代化农业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质量。”中国金融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蒋万进表示。

论坛上,各家中小银行也分享了深耕普惠金融的生动实践。

“农商行最重要的优势就是人缘、地缘,临海农商银行基于本土化经营,做实不做虚,深耕当地做普惠,这样广大客户才会回馈我们。”浙江临海农商银行董事长郭丽娅表示。

“我们坚持扛起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责,扎实开展整村授信工作。”山西河津农商行董事长刘晋林表示,截至目前,该行整村授信覆盖全市125个行政村,覆盖面达100%。

“鄂尔多斯银行以普惠金融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推出乡村振兴主题卡,截至目前,已减免各类开卡费、手续费50多万元。”鄂尔多斯银行副行长王利军表示。

在江苏地区,渤海银行盐城分行支持当地高标准农田改造。“2019年以来,我们的共建乡镇开始进行农田集约化改造,小田变大田。”渤海银行盐城分行副行长刘琨说,“在当地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制定了相应的金融服务方案,1123块土地经改造之后成为了174块高标准农田。”

“在支持县域特色产业方面,张家川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自始至终发挥着重要作用。”甘肃张家川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孙芝和表示,目前,该行已为36家规模50万元以上的种植大户发放贷款8957万元,为50家养殖大户发放贷款8162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县域特色产业发展。

把握一个“农”字和一个“小”字,文安惠民村镇银行为“三农”和小微企业建档立卡,了解其金融服务需求,提高客户普惠金融的获得感,缓解了客户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今年以来,鄂托克农商银行已成功举办金融支持非煤矿山、废旧回收、餐饮、羊绒等行业座谈会13场,现场与30家企业、90多户个体工商户达成合作意向,金融支持金额达1.9亿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