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S 幀數是什麼?數字越高越好嗎?3 分鐘瞭解幀數如何影響畫質

2025-08-01 06:51:35

你聽過 FPS 嗎?平常不管看電影、YouTube,影片解析度後都會緊跟著一組 FPS 數字,不只影片,據說連挑行車紀錄器也要參考這個數值,到底 FPS 代表什麼? 24 FPS, 30 FPS, 60 FPS 又有什麼差別?FPS 越高越好嗎?別急別急,在這篇文章中, Mio 將用最白話的方式解釋 FPS 對畫質的影響,就算新手小白也一看就懂,現在就讓我們切入正題,一起聊聊 FPS 背後的影像魔法吧~

FPS 意思是什麼?FPS 由英文 Frames Per Second 縮寫而來,意思是「每秒幀數」。平時我們看的影片其實是由一張張圖片構成,一張就是一幀。當連續播放時,因為「視覺暫留」,看起來就有動態效果。

而在螢幕和攝影設備上,FPS 是用來衡量影片流暢與清晰程度的標準 —— 如果影片的 FPS 低,代表每秒內幀數較少,看的時候就有「卡卡」的感覺;相反地,當 FPS 高時,每秒內幀數多,動作自然絲滑流暢,視覺更貼近生活中肉眼所見,重要的是,在慢速播放時,高 FPS 的畫面也一樣清晰無殘影。

24 FPS、30 FPS、60 FPS,不同幀數差在哪? 24 FPS 電影畫面感24 FPS 意味每秒影片中有 24 幀畫面, 這是早期視訊訊號轉膠捲時廣泛使用的速率,多數電影現在仍保持這個規格,我們也因為從小到大看的電影都是 24 FPS,眼睛早已習慣這種速率,所以看到 24 FPS 的影片時,會有種「看電影」的感覺。不過一但播放速度變慢,動態畫面就會變得模糊、有殘影。

30 FPS 新影片規格30 FPS 意味每秒影片中有 30 幀畫面,表現比 24 FPS 更細膩。蠻多新式攝影器材在無後製,直接輸出的情況下,都採用這個速率,所以許多家庭影像、YouTube 等網路影片,都採用這個規格。另外像新聞畫面、電視劇等強調畫面細節的節目,也會採取 30 FPS 輸出。

60 FPS 擬真臨場感60 FPS 意味每秒影片中有 60 幀畫面,足足是 30 FPS 的兩倍,非常接近眼睛每秒可以捕捉的幀數,提供極致平滑流暢的畫面表現,就算放慢速度畫面也不會糊掉,屬於專業影音水準,常用在 3D 遊戲和高清電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