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 lead, Pb)
2025-09-30 21:44:55
台灣常見的重金屬中毒
林杰樑醫師
一、
鉛(
lead, Pb)
在台灣鉛污染環境的主要來源為一高達五、六十年來含鉛汽油的使用,在老市區使用鉛管用來輸送自來水、焊接罐頭、中藥紅丹八寶散、及含鉛油漆的用於防銹等。職業暴露則常見於鉛廢電池的回收、鉛相關合金業、焊接業等較常用。
事實上鉛在人類歷史已使用了千年之久,在1880年在醫學教科書上已經有關鉛中毒的描述。中國人也是人類早期知道用鉛做鍋子、水晶杯的民族之一。雖然台灣含鉛汽油已經在2000年禁用,但是在環境中留存的難以數計的鉛,仍舊經由食物鏈及物質不滅定律持續危害民眾健康。
吸食汽油中的四乙基鉛,則容易由皮膚及呼吸道吆吸引影嚮中樞神經,造成腦部毒性作用。一般無機鉛則由消化道及呼吸道吸收,然後分佈到肝、腎、血球。95%分佈到骨頭、毛髮貯存。鉛在血液中半衰期為30天,在骨頭中則高達25年以上。
鉛毒性的發生是因為鉛作用在粒腺體上,抑制細胞能量的產生,另外鉛也會抑制鈉鉀幫浦,增加紅血球細胞膜的脆度。鉛在動物實驗上為一致癌物質,但是在人類上的證據別嫌不足。鉛就如其他重金屬元素一樣,可穿過胎盤而影響胎兒健康及智力發展。
急、慢性鉛中毒會引發腹痛、貧血、急性腎衰竭及神經腦部病變。長期低濃度的環境鉛暴露,在目前醫學研究發現可能與一般人的高血壓、痛風、及慢性腎臟病或孩童智商不足及過動兒的發生密切相關。鉛解毒劑可以治療急性中毒,至於慢性低濃度暴露是否鉛解毒劑(EDTA, BAL, DMSA)的使用是否可以改善這些疾病,則有待進一步的探討。目前認為成年人血中鉛濃度高於20 ug/dl或是孩童血鉛濃度高於10 ug/dl,則要懷疑是否有潛伏性鉛中毒存在,須作進一步的檢驗確定是否有身體傷害發生。